来源:潮新闻 通讯员:叶小青 陈宇虹
景宁大漈乡,这座悬浮于浙南山巅的“云中桃源”,以其海拔1030米的纯净生态与千年文脉,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通过生态产业化、文化活化和农旅深度融合,大漈将自然与人文禀赋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动能,成为山区生态共富的典范。
生态资源产业化:高山“冷资源”变身富民“热经济”
高山冷水茭白——舌尖上的“生态金矿”。依托年均气温13℃的独特高山气候和纯净水质,大漈培育的茭白“肉质脆嫩、洁白如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每年7月到10月,五千亩茭白基地销往全国大城市,带动全村农户增收致富。大漈乡从“穷山沟”到“中国高山冷水茭白之乡”的华丽转身,离不开一系列的产业发展举措。
在茭白产业兴起之初,当地不断引入专业力量,大力挖掘大漈乡独特气候条件以及适宜种植高山冷水茭白的潜力,持续推广种植技术,助力产业起步发展。
随着智慧农业浪潮的到来,数字化大棚、物联网技术等新鲜事物被引入,复杂的云端数据也不断地被应用服务于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其中,“茭鸭共养”生态模式的落地,便是最佳体现之一。
“茭鸭共养”生态模式让鸭子在茭白丛中嬉戏觅食,既清理了杂草虫害,又为土壤注入天然养分,大漈盆地就此披上智慧农业的新装。
生态气候云雾景观:赋能全域旅游
绿色是大漈最耀眼的底色,大漈四周群山环抱,夏季平均气温仅25℃,被誉为“云中桃源”,是远近闻名的避暑胜地。以“雪花漈”飞瀑、千年柳杉王、小佐梯田等自然奇观为核心,打造国家4A级景区。2025年上半年接待游客84.34万人次,同比增长13.2%,生态观光与避暑经济成为支柱产业。
文化底蕴活化,从历史遗存到消费场景。“三古荟萃”构建文化IP。宋韵是大漈最大的禀赋,大漈村汇集宋明清三代建筑,其中时思寺、护关桥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着“古寺、古树、古桥三古荟萃”的美誉。这一方水土人杰地灵,宋明清三代出过9位进士和23位举人。大漈近年来致力打造宋韵文化体验,现在游客可身着古装体验进士府私塾授课,或在胡桥古戏台观赏花鼓戏,使静态遗产转化为沉浸式文化消费。穿过古朴的护关桥,廊檐下的岁月痕迹清晰可见。桥的那头,时思寺的飞檐斗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位神秘的老者,将八百年的故事藏于斗拱交错间。这座始建于南宋的古刹,因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在此取景而声名远扬。从无人问津的古寺,逐步转变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文化瑰宝,只为一睹这座千年古寺的风采。大漈乡顺势而为,深度挖掘古寺文化,围绕其打造了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动。
自2024年8月《黑神话:悟空》游戏发布以来,丽水市举办了“跟着悟空游丽水”2024游戏IP赋能丽水文旅产业新闻发布会,云中大漈景区紧抓《黑神话:悟空》的热潮,成功举办了“漈往开来 悟空奇遇”国庆主题系列活动。大漈景区热度持续升温,国庆黄金周期间,共接待游客8.99万人次,同比增长98.5%,实现旅游营收461.9万元,同比增长75.6%。
省文旅厅在《国庆假期浙江省旅游经济运行情况》中对大漈的做法进行了专题分析研究,并获得文旅部点赞。2025年景宁三月三活动中,大漈作为畲乡景宁“三月三”活动的分会场之一,大漈景区持续策划黑神话悟空IP活动,中国畲乡潮起“三月三”——“潮玩宋韵”花YOUNG嘻游漈,游客们在这里沉浸式体验宋韵小镇,打卡《黑神话:悟空》实景地。
非遗节庆引爆乡村活力。除此之外,省级非遗“抢猪节”融合祭祀与竞技,与茭白节、长桌宴共同构成民俗IP矩阵。陶艺博物馆再现省级非遗“大漈罐”制作技艺,带动研学旅游和文创销售,年吸引艺术采风团队超千批次。
农旅融合创新:生态链与产业链的闭环增值
“茭白田—餐桌—民宿”全链开发。游客可参与茭白采摘,品尝咸菜炒茭白等畲乡菜肴,入住星级农家乐。截至2025年6月,全乡已有农家乐、民宿97家,781间客房,拥有1423个床位,同时可容纳5000余人就餐,形成“舌尖体验—民宿经济—农产品销售”的增值闭环。
绿水青山的“含金量”更高了。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6%,70%村民从事文旅相关产业;村级集体经济通过土地流转、生态补偿等渠道增收超千万元。昔日的深山古村,如今以“国际民俗摄影创作基地”“中国民族艺术之乡”等称号享誉全国,印证了“生态保护即最长久的民生投资”。
大漈的实践揭示了两山转化的核心路径:生态为基——严守高山生态红线,以原生景观吸引消费流量,文化铸魂——将进士孝廉精神、宋风古韵注入产品设计,提升附加值;产业联融——以农促旅、以旅兴农,让村民在“家门口”共享生态红利。正如雪花漈飞瀑涤荡尘嚣,大漈以绿水青山洗净贫困,以文化薪火照亮共富之路。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Email:zglsxy@lsu.edu.cn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版权所有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