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与实践公众号
本文亮点
系统梳理和归纳了生态资产质量的概念、评估方法和指标,综述了国内外生态资产质量及相关评估案例与实践,揭示了当前仍存在指标体系待完善、综合评估方法待改进等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推动全球生态系统评估与核算研究及其政策应用。
摘要
生态资产是为人类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形成生态效益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基础,是支撑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资产,包括森林、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农田、城镇绿地等以自然生态过程为基础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等。生态资产质量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的综合体现,反映了生态资产持续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评估生态资产质量是生态资产评估与核算中最复杂的部分之一。因其记录的全面性、方法的复杂性成为生态系统评估的难点。在当前的生态系统评估研究中,尽管生态资产质量研究已取得一定的应用成果,但总体上仍然处于评估指标与方法探索的初级阶段,难以满足生态资产质量综合评估的需求,导致了评估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科学性、准确性和适用性问题。本文结合联合国生态系统核算框架及各国家地区的评估案例,系统归纳和梳理了生态资产质量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以期为生态资产质量评估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参考,推动全球生态系统评估与核算及其在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生态资产质量评估方法
在生态资产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中,由于不同的生态资产类型存在特征差异,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资产通常分别采用不同的指标进行评估,并据此对生态资产质量进行分级。不同类型生态资产所采用的质量评估指标及等级划分标准如表2 所示。森林和灌丛的生态资产质量通过相对生物量密度来客观反映,相对生物量密度为各分区内生物量与顶级群落生物量的比值,因顶级群落是该区域内生态资产质量最好、等级最高的部分,生物量高且较少受到时间变化波动的影响。植被覆盖度是衡量植被覆盖和指示生态系统变化的重要指标,覆盖度变化是引起环境变化的直接原因,对草地生态资产质量具有良好的指示作用。相对生物量密度和植被覆盖度采用等间隔法进行等级划分评价。湿地和农田生态资产质量评估指标及等级划分标准则分别参照中国湖泊 (水库) 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和农用地质量评价技术方法。其中森林、灌丛、草地生态资产质量评估数据一般来源于遥感大数据,湿地、农田生态资产质量评估一般结合实地采样或调查数据进行。
大多数研究中有根据不同生态资产类型设定评估指标,但基本都将全类型生态资产视为一个整体对象切入研究。根据土地覆被划分生态资产类型是当前诸多研究中的最直接的方式。特定类型生态资产质量的评估方法及指标选取没有形成统一标准,多具有尺度性和目标相关性,相较于区域整体的生态资产质量评估而言能更深入地形成针对性的评估成果。
生态资产质量评估的国际经验
生态系统状况评估方法
根据SEEA EA 框架建议,生态系统状况一般采用三阶段方法来评估 ( 图 1 )。第Ⅰ阶段包括确定评估的重点、选择生态系统特征及相关变量。第Ⅱ阶段着重生态系统状况指标的计算。第Ⅲ阶段,聚合为生态系统状况指数是可选的。在目前参照 SEEA EA 三阶段方法开展生态系统状况核算的国家和地区中,大都只实施了核算的第 I 阶段,仅提供了评估的相关变量或原始单位结果。
典型国家生态系统状况评估
(1) 荷兰
自2016 年起,荷兰统计局与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开展了“荷兰生态系统核算”项目。2019 年,荷兰 SEEA EEA 状况核算报告公布,提出和编制了荷兰生态系统状况账户,对于不同生态资产类型,使用了多个或相同或不同的评估指标,全面概述了荷兰的生态系统状况,汇集了生态资产有关空气、水、土壤、植被和生物多样性状况变量,如选用树木覆盖度、碳储存等评估森林、草地等的生态系统状况,选用总氮、总磷等评估水生生态系统状况。
(2)美国
2023年美国通过环境经济决策统计 ( The Statistics for Environ‐mental-Economic Decisions,SEED ) 来量化自然资本的经济价值,构建土地、水、空气排放和环境活动四个国家自然资本试点账户,完成初步测算。
(3)特定类型生态资产
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系统服务估值项目(Natural Capital Accounting an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NCAVES )于 2017 年启动,巴西和南非作为其中两个参与伙伴国家分别启动了 SEEA EA 的试点测试。巴西地理与统计研究所于 2021 年发布了 NCAVES 项目报告,评估了巴西六个生物群系内水体的状况,给出了水体状况核算的实验性结果,包括其化学和物理特征及组成特征的状况变化。在编制的水体状况实验性账户中设置了参考水平,从而得到了各生物群系的水体状况分类 (如优、良、合理、差、糟糕等 ),对应SEEA EA的Ⅰ、Ⅱ两个阶段的核算结果。
南非国家生物多样性研究所和南非统计局发布了NCAVES 项目报告,描述了陆地生态系统和河流及河口生态系统状况。南非生态系统状况评估采用的方法对应 SEEA EA 框架中的三个阶段,在选取相应的状况评估变量后,始终以“自然”作为评估的参考状况,将当前状况与参考状况之间的距离进行分类 ( 自然、近自然、适度修改、大幅修改、严重修改) 并赋予数值得分,而后汇总为生态系统状况指数。
加拿大也于近年针对性地发布了盐沼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两个特定类型生态系统状况评估框架及方法学建议。
生态资产质量评估指标
SEEA EA 框架建议可依据生态系统状况类型学 (Ecosystem Condition Typology,ECT) 按特征分类组织评估数据(表 3 ),可划分为非生物 ( 物理、化学 )、生物 ( 组成、结构、功能 ) 和景观水平三个组别、六个类别,各类别由具体的指标来表示。在当前国际上已开展的生态资产质量或状况评估案例与实践中,大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了与 ECT 相一致的特征类别,如欧盟、加拿大、巴西等,少数案例则自行划定了特征类别,如荷兰和美国。
对已开展生态资产质量或状况核算的国家和地区所选取的特征和指标进行总结梳理,得到典型生态资产的质量评估指标选取示例(图2 )。
物理、化学和组成是最容易被考虑的三组特征。其中物理特征下的评估指标主要有温度、风速、降水、土壤等,化学特征下的指标主要有空气和水分等的参数评估指标,组成特征下的指标主要表现为案例区域内的常见物种多样性或丰富度等。结构、景观特征下的指标设置较少,植被覆盖度作为重要的结构特征指标之一被多次强调,景观水平特征下的指标主要表现为栖息地/生态系统连接度或破碎化等。生态资产的功能特征选取合适且具有通用性的指标是当前的一项难点。部分案例将人为因素指标纳入生态资产质量评估体系。当有关生态资产状态的可选数据较少时,环境压力指标通常也被认为是评估生态资产质量的间接方法或替代方法。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是评估指标的选取。选取评估生态资产的本底情况和评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相关的指标之间常常存在冲突,二者可以被概括为内生性标准与工具性标准的冲突。侧重于选取任一方面的指标都不能全面评估生态资产质量,甚至可能相互矛盾,如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的评估结果可能对应着较低的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能力。
二是多指标综合评估。多指标评估结果聚合为综合指数是目前最常见的解决单一指标难以全面反映生态系统状况的方法之一。综合指数在聚合时可能会因降维降低了最终结果对个别变量和指标的敏感性,从而产生的不可避免的信息遗失问题,而多维度呈现也面临着信息量大,难以全面理解和应用的难题。各个指标往往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这些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可能的冗余性增加了评估的复杂性。
三是数据的获取。基础数据可能来源于不同的监测项目、研究机构和数据平台,数据获取的难度和成本,以及不同数据集的标准化和整合问题,都是评估过程中面临的主要挑战。特别是在大尺度的生态系统评估中,不同区域的数据可能存在时空尺度上的差异,导致数据整合和分析的难度增加。
四是评估结果在政策中的应用。评估结果的可比性和一致性较差,这种差异性使得评估结果难以在全国或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政策制定者往往更关注短期效果,缺乏对长期环境影响的重视,可能导致评估结果无法在政策中得到充分体现。评估过程和结果往往缺乏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导致政策执行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赵钰,应凌霄,张观石,欧阳志云. 生态资产质量评估方法与进展[J].
自然资源学报,2025, 40(7):
1719-1742. DOI: 10.31497/zrzyxb.20250701
以上内容仅代表个人对文章的理解,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获取原文。
本期编辑|杨一凡
责任编辑|张林波
程文杰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Email:zglsxy@lsu.edu.cn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版权所有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