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浙江林业公众号
导语: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作为生态建设主阵地,浙江国有林场始终守好绿水青山,托起金山银山。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统一部署,浙江省全面推进国有林场试点建设,27个林场列入全国试点,率先开启了绿色发展、共建共富的新征程。
即日起,我们推出走进全国试点林场系列报道,与您共同见证浙江国有林场在生态共富路上的生动实践,感受绿水青山释放的蓬勃力量。
素有“黄帝缙云,人间仙都”之美誉的缙云县,是典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位于缙云“南乡”的缙云县林场,林地面积7.4万亩,森林覆盖率97.36%,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缙云县林场依托森林资源禀赋优势,以全国国有林场试点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大洋生态价值实现示范项目”,加快林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林旅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两山”转化新路径。
以改革为牵引,激活国有林场新动能
缙云县林场成立于1958年10月,设有13个林区,长期以来,林场主要收入来源于木材、房租、生态补助和生态恢复资金,主要支出为工资及补贴、退休支出、五险一金以及日常费用等,由于缺乏稳定的公共财政投资渠道,没有其他可利用的资金,林场发展陷入困境。
2023年,缙云县林场入选全国国有林场试点,依托试点建设契机,缙云县林场主动作为,积极谋划并实施总投资25.24亿元的“大洋生态价值实现示范项目”,加快林区内森林防火巡护道、森林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带动林区群众共同富裕。2024年12月,缙云县国有林场正式由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调整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改革后,林场公益目标更加明显,工作热情全面激发。
“改革后,我们林场职工要改变思路,从经营木头到经营旅游,不断开创林场工作新局面!”缙云县林场职工李锦华说。
以项目为依托,打通“两山”转化新通道
盛夏时节,走进缙云县林场大洋山林区,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工程车辆往返穿梭,土石方作业、挡墙浇筑、路基施工……各工序紧张有序进行,这里是大洋镇至西溪坑村森林防火巡护道施工现场,作为“大洋生态价值实现示范项目”的第一个子项目,这条路的建设对12.6万“南乡”群众来说意义非凡。
缙云县林场所在的“南乡”区域,是全县森林资源、生态资源、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区域,因交通滞后以及缺乏二、三产业的带动,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要致富先修路,通过修路来打通缙云“南乡”区块翻山越岭的经脉。目前,已到位专项债资金4.2亿元,完成大洋镇至西溪坑村森林防火巡护道工程、大洋山林区至水笕坑林区等防火巡护道提升改造工程15公里,今年还将建设森林防火巡护道20公里、森林步道15公里。通过道路建设,串联起“南乡”山水、村落、产业、基地等特色资源,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随着“大洋生态价值实现示范项目”推进,缙云“南乡”成为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也成为各地招商引资的香饽饽,高山漂流、高山滑雪、康复医院、天文台等项目,纷纷投来了合作的“橄榄枝”。如缙云县胡源乡的“古方山居”民宿项目,投资1.12亿元,流转集体林地816亩,带动当地农民就业350人,并带动周边4个行政村年增加村集体收入241万元。
在完善林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县林场还将启动抱骨岭脚驴友驿站与林产品仓储用房、生物多样性体验园、自然教育基地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森林康养产业蛋糕,吸引更多金融资本和社会主体“上山入林”。
以产业为载体,蹚出林区共富新模式
在林场实现绿色发展的基础上,缙云林业部门以实现山区群众共同富裕为目标,边摸索、边实践,创新性提出“大洋林业产业共富园区”理念,2024年列入全省林业共富园区试点。
该试点以大洋山省级森林公园为基础,以养生、文旅产业为核心,通过林权流转、林地规划、主体培育、金融注血等主导因素,让周边乡镇及林农充分参与林区建设,共建共创共享其成果,推动“南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在林场周边的胡源乡开展统管山量化到户试点工作,今年计划流转村集体统管山2万亩,解决林地经营的“碎片化”及项目业主与林农矛盾的“直面化”问题,增加林农收入。
近年来,缙云县林场争取省级区域协调专项激励资金600万元,在大洋山林区发展林下多花黄精基地150亩,开展660亩的灯笼杜鹃观赏园建设,并打造1000亩的高山杜鹃观赏园。五一期间,布里塔、红宝石、云锦杜鹃、灯笼杜鹃、猴头杜鹃等几十个品种的高山杜鹃在海拔千米的大洋山肆意绽放,不少外地游客驱车数百公里,只为打卡稀有的高山杜鹃。通过旅游带动,大洋镇民宿、农家乐总量增至73家,床位1310个,餐位2250个,辐射带动年客流量30万人次,实现林旅总收入3050余万元。
当前,缙云县林场正处在改革、创新、发展的大好时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改革,在林场可持续发展、林农增收致富、金融资本“上山入林”等方面下功夫,不断探索“两山”转化变现通道,稳步推进林业全产业链的提质增效,探索走出一条山区林业县可复制、可推广的共同富裕实践路径。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Email:zglsxy@lsu.edu.cn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版权所有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