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首页
首页  研究动态
让绿水青山“生金淌银”——丽水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发布人:陈一艳|发布时间:2024-10-23|浏览次数:11

来源:2024年10月22日 丽水日报 记者:董陈磊 通讯员 蔡秦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绿色引擎。
图 张有钢 摄
丽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自2019年先行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探路以来,丽水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改革,系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改革任务,不断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
2021年,“丽水经验”在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示范现场会总结推广;2023年,丽水获国务院生态文明督查激励;今年5月,丽水入选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名单,正式开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2.0版的新探索……
时间在变,丽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始终没变。
全国第一个乡镇和村级GEP核算、第一宗包含GEP增值的土地出让、第一笔公共机构大型活动碳中和交易,以及“生态信用贷”“生态抵质押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一份份精彩的答卷,擘画了丽水生态价值实践的壮美画卷,精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和老区共富的丽水新篇章。
“标准引领+制度创新”
实现“绿水青山”可量化
GEP是指一个地区生态系统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经济价值总和。如果说GDP是衡量一座城市“金山银山”的价值总量,那么GEP反映的就是“绿水青山”的价值总量。
为了探寻“绿水青山”可量化的破局之道,丽水市成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统筹协调,建立GDP和GEP双考核机制,编制形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在体制机制上开展大量先行先试的探索。
高山云雾茶飘香。(资料图片)
“大田村的GEP约为1.6亿元!”2019年5月,由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共同完成的《遂昌县大田村GEP核算报告》一经发布,引起了全国各地广泛关注。大田村86岁村民程万能感慨道:“头一回听说村里山、田、林、水,甚至空气都有了价!”
2019年8月,丽水出台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以生态系统物质产品、调节服务和文化服务三个大类核算为重点,形成生态产品功能量和价值量核算的技术流程、指标体系与核算方法。
这关键一步,让“无形”的绿水青山得到了“有价”衡量。
紧接着,一系列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以及交易制度体系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发布全国首份《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指南》地方标准,率先探索试行与生态产品质量和价值相挂钩的财政奖补机制,率先建立GDP和GEP双核算、双评估、双考核机制……
为了精准掌握生态家底、精确核算生态价值,丽水还探索建立了市、县、乡(镇)和村四级核算评估体系,实现全域生态产品价值“可核算”。在实践探索基础上,丽水进一步拓展GEP进规划、进决策、进交易、进考核、进监测、进项目、进金融、进司法、进生态损害赔偿等“九进”应用场景。
当前,基于GEP核算,丽水已建立生态产品政府采购和市场化交易机制,依托市、县国企探索组建“两山合作社”,在乡镇(街道)组建“生态强村公司”,成为分散生态资源收储的市场主体。
按照生态产品收储、交易、招商、服务“四统一”原则,建立浙江省首个区域性生态产品交易中心,以“浙林碳汇”区域交易为实践,开展各类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交易,构建生态资源资产开发经营的服务平台和生态产品市场化交易平台,负责行政区划内生态产品收储、开发及市场化运营。2023年,丽水市农投公司通过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购买“浙林碳汇”2万吨,捐赠给杭州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助力亚运碳中和。
据统计,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自2022年12月试运营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生态资源、生态产品、绿色产权等收储2558宗,其中,完成交易1084宗,交易金额58.82亿元。
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以及交易制度体系的建立,使生态产品价格得以明晰并形成一本“生态账”,为“绿水青山”打下量化基础,同时也为政府采购、金融信贷、市场交易等方式转化价值、盘活生态资源提供重要依据。
“价值转化+产业培育”
蹚出“两山”转化新路径
在庆元县海拔较高、人迹罕至的高山丛林中,有一些古老的茶园、茶树群自然生长。这些散落在“荒野”的遗珠,被当地人称为荒野茶。
因自然生长于天地间,没有农药和肥药的人工干预,荒野茶逐渐成为了千金难求的原生态茶。为了让这些“山珍”走出大山,2022年5月,庆元启动了荒野茶的保护和开发,并将其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我们首先建立了荒野茶树数据库,对古茶树开展挂牌保护、动态监测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庆元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吴人豪介绍,经过资源调查,庆元共发现荒野茶地1.05万亩,其中集中连片基地6000亩。
为了让荒野茶“重获新生”,庆元鼓励村集体统计流转抛荒的茶园和散落在山间的野茶,并将流转的成片荒野茶基地上线丽水生态产品价值交易平台,让更多的人到庆元承包经营荒野茶。目前,荒野茶的生产经营主体已达20多家。
其中,由庆元龙溪乡川镇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瘦金芽”牌荒野白茶一经上市,就得到了各路茶友的好评,甚至还通过SGS国际权威机构的263项检测,并在中国香港拍卖到每公斤28万元。
从无人问津到“一叶千金”,庆元荒野茶的成功转型离不开当地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高度重视,这也是丽水探索“两山”转化新途径的缩影。近年来,丽水不断开拓创新产业化路径,全力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变革性实践,开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
在生态经济化上,丽水根植本土生态人文特色,聚焦品质农业、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林业产业、水经济等五大富民强市生态支柱产业,以顶层设计思路完善破题生态经济发展,开创了绿色发展创新实践新路。
如今,“丽水山耕”生态有机农产品跃居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首位,产品年销售额连续3年超百亿元,平均溢价率超过30%;“丽水山居”田园民宿入选全国旅游产品8大创新典型案例;“丽水山景”入选省文化和旅游共同富裕最佳实践案例,推出12条特色精品线路;“丽水山泉”建成年产15万吨的矿泉水生产线,研发推出高端瓶装水、桶装泡茶水、美容喷雾水等系列产品……
丽水还开展古村复兴模式和“拯救老屋”行动,在不破坏村落整体形态的前提下,对富含历史的建筑、民居进行保护和二次开发,复活传统村落整村风貌、文化基因,并依托古村发展乡间客栈、文化驿站等乡村旅游新业态,目前已对全市268个中国传统村落、198个省级传统村落开展系统保护利用,有效激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了广大农民增收。
与此同时,丽水搭建“天眼守望”综合智治服务平台,连通来自21颗遥感卫星、城市物联网、森林红外监测等系统数据。它的内核置入GEP一键核算、一键交易等应用,并实现市县100%贯通。
在经济生态化上,丽水坚持“以产业定位科技,以科技索引人才”,打造以创新引领为显著特征的半导体全链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时尚产业、数字经济等五大生态工业主导产业,在全省率先探索人才科技融合发展新路,联动打好平台“二次创业”“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和实施两轮人才科技新政等系列“组合拳”。
近年来,丽水因地制宜引进和培育了德国肖特、国镜药业等一批环境适应型产业。创新“飞地”机制,与上海、杭州、宁波等地建立“生态飞地”“科技飞地”“产业飞地”,通过政策互惠、以地易地模式,合作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异地转化。
近三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实现倍增,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实现翻一番,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大幅提升至63.7%。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无中生有”培育形成了全省第二条半导体全产业链,引进半导体行业头部企业40家,项目总投资超700亿元,创造了生态功能地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丽水速度”。
“金融赋能+生态信用”
拓宽“生态变现”新通道
诚信为人之本,作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依托,生态信用更是如此。
自改革以来,丽水积极探索建立人与生态和谐共生的信用关系,开展生态信用体系研究,积极在全国首创“生态信用”品牌,护航生态产品价值有效变现。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丽水在全国范围内首创生态信用制度,制定并印发《丽水市生态信用行为正负面清单(试行)》《丽水市绿谷分(个人信用积分)管理办法(试行)》等4项制度,深化以生态信用为特色的信用体系建设。
作为金融赋值的重要衡量标准,丽水从“生态保护、生态经营、绿色生活、生态文化、社会责任”5个维度,编制生态信用行为正负面清单,设置13类53项守信激励应用场景,构建形成全民参与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
云和县雾溪畲族乡在全市率先开始了生态信用评价和信用积分应用实践,发布“生态保护”“垃圾分类”“五水共治”等生态信用正负面清单,以“正向加分、负向减分”方式对个人开展生态信用评价,形成生态信用积分。
同时,该乡还成立“两山兑”门店,个人可凭借生态信用积分到门店兑换油、盐、米等生活物品,使群众的生态保护行为获得实际收益,形成正向激励。此外,门店在生态强村公司的支持下,向农户收购手工制品、土特产等,用于生态积分兑换和销售,多举措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同时,丽水创新与生态信用相挂钩的“生态信用贷”等信贷服务,差异化赋值授信额度和给予相应的信贷利率优惠。截至2024年6月末,“生态信用贷”余额45.18亿元。
基于生态信用体系,丽水相继推出了GEP未来收益权、取水权等15类“生态抵质押贷”,实现了生态产品可质押、可融资,初步解决了生态产品融资“抵押难”问题。截至2024年6月末,“生态抵质押贷”余额325.55亿元。
云和县成立全国首个“两山”银行服务平台,以云和农商银行为依托,推出“两山贷”生态信用贷款产品,利用生态信用评价结果,对生态信用良好的客户在贷款额度、利率、办贷流程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集体经济薄弱村、消薄生产、农户个人经营等主体。目前,云和农商银行已向雾溪乡整体授信11亿元。
在此基础上,丽水出台《金融助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指导意见》,引导全市各金融机构支持生价试点,着力解决碎片化自然资源入市壁垒问题。
遂昌县组建“两山”集团,在全省率先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30亿元的“两山”项目授信。遂昌农商行以大田村GEP核算成果为基础,推出“绿贷通”给予整村授信7789万元。景宁以GEP未来补偿收益为质押推出“生态贷”,对大均乡“生态贷”授信5亿元。
生态信用作抵押,生态资源变资产,生态资产变资金。丽水绿色金融创新,正在进一步拓宽山区百姓利用生态金融“变现”的转化通道。
奋进新征程,勇担新使命。丽水正以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牵引,在上一轮改革解决“可不可实现”问题的基础上,着力解决“能不能充分实现”问题,全面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Email:zglsxy@lsu.edu.cn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版权所有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