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丽水网
2025年度沃尔夫奖近日揭晓,中国建筑师徐甜甜凭借“对中国乡村经济、社会与文化的杰出贡献”斩获建筑学奖,成为首位获得沃尔夫艺术类奖项的中国人。3月15日,徐甜甜在接受记者的电话专访中表示,这不只是对她个人的褒奖,更是对丽水十多年来在艺术乡建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的肯定。
图源: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
乡村呼唤“针灸”
在建筑圈,徐甜甜是独树一帜的存在,在中国城市化浪潮汹涌推进时,她将目光投向被边缘化的乡村。她提出“建筑针灸”理念,从2014年开始与团队在丽水完成了多项公共项目,包括松阳县的红糖工坊、竹林剧场、石门廊桥、石仓契约博物馆、豆腐工坊,缙云县的仙都岩宕生态活化利用等。
时至今日,徐甜甜仍然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到松阳的情形,“那是2014年1月,下着小雨。我深深地被江南这个小县城本真的乡土风貌吸引,我们到的每一个村庄都有各自的生态禀赋和独特的历史文脉,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都是因此而自然产生的。我们希望通过小尺度、精准化的最小介入激活乡村内生动力。”徐甜甜说,事实上,“建筑针灸”正是丽水一直在深入践行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水文公园黄素玲摄
此次沃尔夫奖建筑评审委员会评价徐甜甜的建筑中也提到了这一点:“通过‘建筑针灸’工作策略,摈弃大规模的过度干预,精准介入,整合当地材料和建筑技术,优先考虑集体性和公共空间,推动了以融合性和可持续性为核心的乡村转型。”
以松阳县望松街道王村村的王景纪念馆为例。不同于大城市的摩登建筑,王景纪念馆采用线性的建筑布局和当地特色的夯土墙打造,使得它更好地融入到乡村肌理中,并将王景一生的17个节点和建筑结构转角叠加形成纪念角。如今,王景纪念馆不仅是当地村民缅怀先祖之地,更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建筑“整活”乡村
一个好建筑能为乡村带来什么?
徐甜甜说,建筑要做历史文化的承载者、讲解者,连接过去和未来。利用当代建筑激发村民的文化认同,从而让乡村建立新自信,带动经济发展,这是让人们留在农村,甚至吸引离开的人返乡的重要因素。
红糖工坊兰雷伟摄
松阳县樟溪乡兴村村种植甘蔗、熬制红糖的历史已超百年。红糖工坊根据市场的需求、乡村匠人的生产要求等设计建造,由加工区和体验区组成,南面可欣赏田园风光,北面可体验树林景观,外部廊道将内外场景融合。在徐甜甜看来,红糖工坊的出现正是再现了兴村熬制红糖这项古法技艺的生产场景,不仅改善了生产者的生产环境,生产场景本身也是生产活动、乡村生活、田园诗意叠加的文化图景,成为文旅市场中的优质产品。
如今,松阳红糖每公斤单价从16元提高到50元。近年来,前来参观的游客达10万人次,红糖工坊带动村集体年均增收10万元,带动当地村民年均增收200余万元。
大东坝镇蔡宅村豆腐工坊叶梦雨摄
松阳大东坝镇蔡宅村豆腐工坊同样有一整条生产链,原材料购买、泡豆腐加工、包装销售等“一坊式”运作,泡豆腐零售价从原先每公斤20元涨到36元,销售额达180万元。此外,豆腐工坊还成为了研学基地。当地通过强村公司和电商公司合作成立了松阳乡趣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打造以“探寻一颗大豆的奇妙旅程”为核心主线的亲子游、研学游,体验煮浆、点卤、定型、油炸等泡豆腐制作全过程,并品尝豆腐宴。前来研学的人数超过5万人次。豆腐工坊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万元,带动600多个村民就业,带动产业链增值2000万元。
这些乡村建筑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功能模式,例如建成后的竹林剧场,成为当地剧团演出的一个自然剧场,或者作为游客的休闲空间。去年,松阳全域接待游客342.3万人次,同比增长10.9%。
徐甜甜认为,建筑不仅是建设手段,更是系统性的社会策略,通过建筑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当这些建设带来城乡流动、经济发展,村民们就对家乡有了新的价值判断,这种文化自信增强了幸福感和自豪感。
独山驿站陈碧鑫摄
乡村从此不同
正如沃尔夫奖建筑评审委员会评价的那样:“倡导一种整体性的实践方法,利用建筑来为中国乡村的社会、经济、生态、文化和遗产构建新机遇。”
事实上,这样的正向循环正在发生。
“住在我这里的游客有不少是冲着仙都岩宕的壮观景象来的。”看中缙云岩宕的文旅前景,缙云仙都石迹悠居民宿业主李辉把民宿开在了与2号石窟遥相而对的地方。游客入住后,他会带着他们寻访岩宕点,零距离感受缙云千年采石文化。
缙云岩宕王子凌摄
2021年,缙云县对千百年来废弃的采石场进行修复性开发。徐甜甜和她的团队生态活化利用岩宕资源,打造了公共书房、演出剧场、户外展厅等公共空间,再现“开山采石”文化的同时,增加现代文旅功能,催生新业态。
“12时辰游千年石窟”等旅游产品的推出让八方游客慕名而来,迪奥大地晚宴、机车嘉年华、婚礼艺术装置展览等活动相继在此举办,去年,法国知名品牌人头马酒庄的300周年诞辰也选在这里。
通过微干预、轻改造,缙云岩宕从“消极资源”转化为“积极资产”,使之成为全球废弃矿场再利用的经典案例。去年,岩宕所在的仙都景区接待游客242万人次,同比增长13.5%;景区总收入2.4亿余元,同比增长16.68%。
此次沃尔夫奖建筑评审委员会特意强调了“最精彩的乡村项目是她对缙云县废弃采石场的精准改造,活化利用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对环境敏感的公共基础设施,带动了区域发展,同时再现当地重要的文化和经济历史。”
独山驿站刘勤芳摄
丽水的实践证明,活化利用不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有可循的规律,更有肉眼可见的成效。
徐甜甜认为,从0到1的破冰阶段是最难的,这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判断力和上下齐心的团结协作,其中,政府的视野和决心起到了主导作用,同时社会各界,包括私人资本和工商资本,以及文化机构和专业人士共同参与,深入探索,“乡村的振兴并不仅仅是一个民宿、一个书吧、一个村的事情,而是‘城乡关联’的系统化发展策略,建筑扮演的角色,不仅是项目载体,也是关联的桥梁纽带。”
十多年来,星星点点的民宿、工坊、书屋早已渗入各个传统村落,人口、旅游业以及相关商业实现明显增长。丽水正不断通过艺术乡建推动产业融合,向世界讲述丽水的乡村振兴故事。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Email:zglsxy@lsu.edu.cn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版权所有制作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