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百度客户端旅行的故事书
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重指出了“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必要性。文件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并致力于构建一个集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及农文旅融合于一体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特别强调了“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该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并将其作为未来我国“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但究竟如何具体实施这一融合发展策略呢?
产业融合的定义与意义
产业融合,简而言之,就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间的相互渗透与交叉,旨在形成一个整体,并逐渐演变为新的产业发展态势。这一现象不仅标志着产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更在新形态的探索中吸引了广泛的关注。通过产业融合,多个产业得以共享技术和市场资源,推动产业升级,增强竞争力,进而催生新型业态和产业的诞生。其结果是,新的产业或增长点应运而生,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中,涌现出诸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工业化农业以及信息化农业等创新形态。这些新模式不仅实现了产销一体化、农工贸一条龙的高效运作,更为农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展了农村产业的价值链,从而最大化了农村产业的增值潜力。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质上是以农业为基础,通过高效集约的方式整合资本、技术和资源,从而打破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壁垒。这种融合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还将餐饮、休闲等服务业与农业深度结合,进一步延伸了农业产业链,拓展了产业功能,形成了新业态。这样的融合发展格局,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实现了各环节、各主体之间的和谐共生。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是不可或缺的支撑点。只有以农业为依托,才能确保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到融合发展带来的利益,才能有效地吸引现代生产要素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并进一步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信息化技术广泛运用,全国范围内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在城镇郊区,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和都市农业正在兴起;在发达地区,信息农业和设施农业受到重视;而在农产品主产区,高端增值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建设正在加速推进。
农文旅深度融合的路径
农文旅的融合发展,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度探索与实践。首先,应与“自然生态”深度融合,实现乡村布局的规划化,提升自然村庄的旅游化水平,并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化。其次,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通过创新体验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探索农业经营新模式,推动农业与文旅的科技化和市场化发展。最后,还应与“新兴业态”深度融合,结合“民俗+非遗”传承乡味,通过“传统+创意”打造乡村旅游的趣味性,以及将“农旅+文体”元素融入其中,推动农文旅的纵深发展。
国家支持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当前,国家政策正大力推动“农文旅”的融合发展,并涌现出多种模式。其中,田园综合体、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乡村振兴示范村是三种主要模式。田园综合体以农业为基础,融合了工业、旅游、创意等多产业,打造出多功能、复合型和创新性的产业集群,为农业注入新活力,同时也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则是一种高效、现代化的农业发展模式,通过集聚现代生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具有明确地理界限和区域范围的综合示范园区。而乡村振兴示范村,则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展示实际实践和成功经验,为其他乡村提供学习借鉴的蓝本。这些模式都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共同助力“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与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农业农村部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在2022年7月20日共同发文,启动了2022年“百县千乡万村”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计划。该计划旨在分级推进乡村振兴,包括拟创建约100个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1000个示范乡镇以及10000个示范村。这一举措旨在为全国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更明确的指引,激发各地乡村振兴的活力。
此外,美丽休闲乡村也备受国家政策关注。这些乡村通常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底蕴,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休闲需求。农业农村部已成功推介近2000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并发布了众多精品线路,推动了农村文化、农业和旅游的融合发展。
同时,美丽宜居村庄的建设也在全面推进。这类村庄注重田园风光、村落美景与生活品质的和谐统一,旨在打造宜居宜业的特色村落。国家政策对此类村庄的发展给予支持,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创建约1500个示范美丽宜居村庄,以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地址:浙江省丽水市学院路1号电话:Email:zglsxy@lsu.edu.cn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版权所有制作维护